定金罚则的适用条件:
(1)必须有违约行为。违约行为的存在是适用定金罚则的前提。违约行为是指不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的行为,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不能履行、迟延履行及不完全履行等多种形态。
(2)必须有合同目的落空的事实。合同目的落空即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是适用定金罚则的基本条件。这里的合同目的仅指主合同的直接目的和主要目的。
(3)违约行为与合同目的落空之间有因果关系。违约行为或合同目的落空,并不必然导致定金罚则的适用,只有二者同时具备且存在因果关系时方可适用,即只有因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才能适用定金罚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在《担保法》规定以当事人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作为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解释"进一步对"不履行"分不同情况作了不同规定。
一、是明确规定违约定金处罚的条件不但要有迟延履行等违约行为,还要有因该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落空的结果,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是主合同部分得到履行,部分没有履行,一方当事人因此受到了损失,但是合同的目的没有完全落空,这时,既要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当事人进行定金处罚,又不能使定金全部被罚。
三、是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或第三人过错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能否适用定金罚则的规定。对于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适用定金罚则。因合同关系以外第三人的过错,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适用定金罚则。当事人一方受定金处罚后,可以依法向第三人追偿。
咨询法律问题可拨打电话136-8887-5720
相关文章
-
能够花钱消前科吗
能够花钱消前科吗
不能。
曾受过刑事处罚的人,不管罪行轻重、主观恶性大小、是否彻底悔改,均存在犯罪记录,而且终身不能消除。
我国没有前科消除制度,”案底“是没有办法消除的。案底一词,不是法律术语,属于口语。一般指某人过去违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在行政案件中,属于违法记录。在刑事案件中,属于犯罪记录。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刑事案件的档案会长期保存,治安案件的档案属于短期保存。
虽然从理论上讲,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之后,即应恢复完整的公民权利(剥夺政治权利除外),与其他公民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但实际上,服刑人离开监狱之后,他们在就业、入伍、出国、生活上仍受诸多限制。
犯罪前科是不可能消除的,它会永远的留在自己的档案里面,所以不希望自己有犯罪前科的人记得就不要去犯罪了。关于犯罪前科给自己带来了影响但是又不可以消除它该怎么办,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别担心,可以找知律律律师。
咨询法律问题留言给律师(1分钟内回电):
-
订婚退婚的女方要赔什么钱
女方订婚退婚要赔什么钱
不赔钱。
1,关于退婚一说,并不是法律上的专业术语。没有取得结婚证的双方若是要解除订婚的话,要退还彩礼钱,这是有法律依据的,解除关系,之前给付彩礼一方可要求女方返还彩礼,女方主张退除婚约的,女方应返还彩礼。
2,至于领取结婚证之后,是否可以退还彩礼的,依《婚姻法司法解释二》之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3,至于其他关于退除婚约后,反悔一方自愿给付另一方多少赔偿的问题,法律无明确规定,属于当事人自愿给付的问题。
分手费与礼金礼物彩礼的异同
①、分手费与礼金礼物彩礼的共性在于:
第一、分手费与礼金礼物彩礼均产生于男女之间建立的恋爱、同居、婚约以及婚姻关系,均由双方特殊的人身关系配生的财产关系。
第二、分手费与礼金礼物彩礼均完全出于当事人自愿,均基于平等、合法的目的一方给与,另一方接受,该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
②、分手费与礼金礼物彩礼的差异在于:
第一、目的各异。男女双方基于建立恋爱、同居、婚约以及婚姻关系的目的,双方互赠礼金礼物彩礼。而分手费则是男女双方基于解除恋爱、同居、婚约以及婚姻关系的目的,由双方约定或一方自愿给付而产生。
第二、产生的时间不同。礼金礼物彩礼产生于男女双方恋爱、同居、婚约以及婚姻关系建立始初或存续期间。而分手费产生于男女双方解除恋爱、同居、婚约以及婚姻关系之时。
女方订婚退婚要赔什么钱?订婚后又退婚要是两个人达成一致意见就能顺利退掉,大部分退婚的情况都不需要做经济赔偿。男人遭遇女方订婚退婚的情况觉得对方的做法对不起自己,自己该去争取权益时请来知律律上找律师帮助你。
咨询法律问题留言给律师(1分钟内回电):
-
律师担当法律顾问收费标准
一、注册资金10-50万元年营业额300万元以下,每年5000-15000元(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和工作量大小)
1、当好法律参谋,防范、规避并化解法律风险,建立法律文件档案和合同管理制度;
2、对客户业务经营及管理上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服务;
3、审核、修改各类法律文件,如协议、合同、章程、商务信函等;4、参与或跟踪商务谈判等重要经济活动;
5、为诉讼、仲裁案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6、为专项事务出具法律意见书、律师建议书或律师函等法律文件;
7、信用调查,对公司合作伙伴、客户进行主体资格、工商登记、背景、经营管理现状、资产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查;
8、为客户寻找、介绍合资合作伙伴或投资人,寻找、介绍项目或提供相关信息;
二、注册资金50-100万元,年营业额800万元以下,每年15000元—30000元
1、当好法律参谋,防范、化解法律风险,建立法律文件档案和合同管理制度;
2、对客户业务经营及管理上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服务;
3、审核、修改各类法律文件,如协议、合同、章程、商务信函等;
4、参与或跟踪商务谈判等重要经济活动;
5、为诉讼、仲裁案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6、为专项事务出具法律意见书、律师建议书或律师函等法律文件;
7、信用调查,对公司合作伙伴、客户进行主体资格、工商登记、背景、经营管理现状、资产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查;
8、为客户寻找、介绍合资合作伙伴或投资人,寻找、介绍项目或提供相关信息;
9、根据客户需要可定期上门服务或参加客户会议等。
三、注册资金100万—500万元年营业额800万—3000万元,每年30000元—50000元
1、当好法律参谋,防范、化解法律风险,建立法律文件档案和法律风险预警机制;
2、对客户业务经营及管理上的法律问题提供意见、建议;
3、起草、审核、修改各类法律文件,如协议、合同、章程、项目建议书、商务信函等;4、参与或跟踪商务谈判、招标投标等重要经济活动;
5、为诉讼、仲裁案件提供策划或法律咨询服务,免费代理总计标的在20万元以内、开庭四次以内的诉讼、仲裁案件;
6、为专项事务出具法律意见书、律师建议书、律师见证书或律师函等法律文件;
7、信用调查,对公司的合作伙伴、客户进行主体资格、工商登记、法律地位、背景、经营管理现状、资产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查;
8、为客户寻找、介绍合资、合作伙伴或投资人,寻找、介绍项目或提供相关信息;
9、每周定期上门服务1次。
四、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年营业额3000万元以上,每年40000元—70000元
1、当好法律参谋,防范、化解法律风险,建立法律文件档案和法律风险预警机制;
2、对客户业务经营及管理上的法律问题提供意见、建议和帮助;
3、起草、审核、修改各类法律文件,包括协议、合同、章程、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商务信函等;
4、参与或跟踪客户重要经济活动;
5、为诉讼、仲裁案件提供策划及法律咨询服务,免费代理总计标的在50万元以内、开庭在六次以内的诉讼、仲裁案件;
6、为专项事务出具法律意见书、律师建议书、律师见证书或律师函等法律文件;
7、信用调查,对公司的合作伙伴、客户进行主体资格、工商登记、法律地位、真实身份、背景、经营管理现状、资产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查;
8、为客户寻找、介绍合资、合作伙伴或投资人,寻找、介绍项目或提供相关信息;
9、每周定期上门服务至少1次;
10、提供信用帐户服务,进行资金监管;
11、完善或建立客户内部规章制度及运作机制;
12、重大法律事务律师团队服务;
五、集团公司每年80000元以上
1、当好法律参谋,防范、化解法律风险,建立法律文件档案和法律风险预警机制;
2、对客户业务经营及管理上的所有法律问题提供意见、建议和帮助;
3、起草、审核、修改各类法律文件,如协议、合同、章程、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商务信函等。
4、参与或跟踪客户的重要经济活动;
5、为诉讼、仲裁案件提供策划或法律咨询服务,免费代理总计标的在100万元以内、开庭在十六次以内的诉讼、仲裁案件;
6、为专项事务出具法律意见书、律师建议书、律师见证书或律师函等法律文件;
7、信用调查,对公司合作伙伴、客户进行主体资格、工商登记、法律地位、真实身份、背景、经营管理现状、资产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查;
8、为客户寻找、介绍合资、合作伙伴或投资人,寻找、介绍项目或提供相关信息;
9、每周定期上门服务至少2次;
10、提供信用帐户服务,进行资金监管;
11、完善或建立客户内部规章制度及运作机制;
12、重大事务团队服务。
六、个人法律顾问每年800元—6000元(视个人事务多少和社会职务决定)
1、全年免费法律咨询;
2、免费代书(起诉状或答辩状)一次;
3、诉讼案件收费按正常收费的70%收取
七、备注
注1、代理上述免费案件以外的诉讼、仲裁等案件另行收费,可适当优惠(优惠30%)并优先办理;
注2、客户有特殊服务要求的,另行协商收费。
注3、具体服务范围和收费以双方最终签署的合同为准,本文作为参考,但不构成要约。
咨询法律问题留言给律师(1分钟内回电):
-
工伤申请鉴定的包括哪些
一、工伤申请鉴定的包括哪些发生工伤事故后,劳动者申请鉴定的。申请鉴定的项目包括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二、工伤鉴定材料在哪里弄(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四)工伤认定申请表填表说明:
1、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清楚。
2、申请人为用人单位的,在首页申请人处加盖单位公章。
3、受伤害部位一栏填写受伤害的具体部位。
4、诊断时间一栏,职业病者,按职业病确诊时间填写;受伤或死亡的,按初诊时间填写。
5、受伤害经过简述,应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受伤害的原因以及伤害部位和程度。职业病患者应写明在何单位从事何种有害作业,起止时间,确诊结果。
6、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提交受伤害职工的居民身份证;医疗机构出具的职工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书,或者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职工受伤害或者诊断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其他存在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发生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知律律进行咨询。咨询法律问题留言给律师(1分钟内回电):
-
没有营业执照如何认定工伤
一、没有营业执照如何认定工伤这种情况,不用申请工伤认定,因为无证经营是非法用工,不存在用人单位,也就无法进行工伤认定的,直接由劳动部门监督进行一次性赔偿。所以,伤者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根据评定的伤残等级,要求单位支付一次性赔偿。《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六条 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前款规定的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以及前款规定的童工或者童工的近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二、工伤认定条件是怎样的工伤认定条件即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具体如下: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这里的“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或者单位要求职工工作的时间。“工作场所”是指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以及领导临时指派其所从事工作的场所。“事故伤害”是指职工在工作过程发生的人身伤害或者急性中毒等事故。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所谓“预备性工作”,是指在工作前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准备工作,诸如运输、备料、准备工具等。所谓“收尾性工作”,是指在工作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工作,诸如清理、安全储存、收拾工具和衣物等。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职工因履行工作职责,使某些人的不合理的或违法的目的没有达到,这些人出于报复对该职工进行的暴力人身伤害;另一层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职工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意外伤害,诸如地震、厂区失火、车间房屋倒塌以及由于单位其他设施不安全而造成的伤害等。
(4)患职业病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称《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目前执行的是《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包括如下十类: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共115 种。条例中所称的职业病必须是条例覆盖范围内的用人单位的职工在职业活动中所患的职业病。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这里的“因工外出”是指职工不在本单位的工作范围内,由于工作需要被领导指派到本单位以外工作,或者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自己到本单位以外从事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工作。这里的“外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到本单位以外,但还在本地范围内;二是指不仅离开了本单位,而且到外地去了。“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是指由于工作原因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伤害,包括事故伤害、暴力伤害和其他形式的伤害。这里的“事故”包括安全事故、意外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各种形式的事故。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此条款将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伤害都纳入工伤认定范围。此外也将职工上下班时的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也纳入工伤认定范围。同时,对上下班途中事故的工伤认定作了限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需经交通管理部门作出“非本人主要责任”的认定。(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主要是指条例出台后,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该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我们可以了解到按照规定对于没有营业执照的话是不能认定工伤的,但是伤者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根据评定的伤残等级,要求单位支付一次性赔偿。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咨询知律律相关律师。咨询法律问题留言给律师(1分钟内回电):